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自雇者日記】從公司離職到出來當自雇者的華麗旅程

2020年10月,我從電商前公司離職,當自雇者的日子不知不覺也快要滿第二年。期間蠻多人問過:「為什麼會從前公司離職?」、「怎麼會想要當自雇者 (自由工作者)」、「之後會不會在回公司體系上班?」、「自雇者如何讓收入穩定」,過去有在限時動態簡單回覆過,但尚未有一篇完整的文章分享過,藉著這篇文章,分別分享「從前公司離職的動機」、「原本的職涯方向 -新創公司」、「後來的的職涯方向-自雇者」,後面再分享我這近兩年的「自雇者職涯發展」。接下來會有一系列的「自雇者」相關文章,本篇後面會說明下一篇想聊到的「自雇者的好處與風險(及可能的解套方式)」

從前公司離職的動機

前情提要

前公司的工作是電商產業的品牌行銷,負責的是幫公司站上tier1的大型品牌規劃電商活動,早期部門花比較多時間在建立各個流程的環節,後期由於已經run過蠻多次,工作趨於固定SOP,也因此分工非常細,除了處理繁瑣的溝通以外,有大型挑戰性的事情不多。

在工作上較無成就感或九成以上的時間在處理溝通的狀況,導致當時常常失眠,有明顯感覺到自己對於生活、工作的動力下降。

原先預計往新創的轉職方向

後期盤點自身在工作上的期望,認為自己該階段比較想往「少限制、較少細緻分工」的工作環境且希望能由純行銷面向往策略面的工作項目前進,亦即較偏向「Business Development」的工作。因此當時歸納出「新創公司的BD」可能是一個轉職方向;另外,過往在104人力銀行的產業也是我嚮往的工作方向之一。

後來因緣際會,在公司內部內轉到類似的部門,但評估大型公司還是會有上述提到的現象,再加上原公司各方面的福利在業界都很不錯,導致常對轉職三心二意,於是鐵下心決定好好離職,讓自己在沒有後路的狀況下去準備轉職 (PS:提離職時,在公司人力蠻吃緊的狀況,對公司也蠻不好意思QQ)。

備註:公司整體福利、同事主管都蠻好的,而「分工細」、「工作比重多繁瑣溝通」這是公司整個體系運行下,該工作角色必要做的事,客觀說,這點沒有不好,也一定有人是適合這樣的工作型態。因此,如果該狀況不符合個人職涯,那麼我認為是自己該選擇適應或離開公司,而不是硬留著又要不滿工作現況。畢竟公司營運有它的道理,是個人需要去適應公司,以上個人想法給有遇到相同職涯問題的人參考~

不在預期內的計畫:成為自雇者的意外契機

離職初期,短暫成為自雇者

從2019年開始,我在網路寫文章之餘,也有從事【履歷/面試諮詢】、【行銷接案】這兩項副業,也因為寫文章的關係,偶爾有些單位【演講邀約】。在轉職銜接的過程中,持續做著這部分的工作,畢竟我是每個月都要感覺有工作跟(金錢)產出,不然就渾身不對勁的人XD。

我本身生活圈中的人算多元,其中因為離職的契機,那個階段與創業圈的朋友有較多的交流與請教,發現原有手中的項目若變得更加模式化,其實是有機會長久運營下去的。當時有幾個關鍵調整列舉如下,也給在職中想嘗試自雇,或已是自雇者的人參考看看:

  • 系統化方式呈現服務項目:以前只有單一社群,因此多數陌生人對我的印象僅能從社群拼湊,但副業的項目也不算太少,若有一個網站統整我所有的服務,一來合作方能更清楚明瞭,二來有一個網站看起來比單一社群更有公信力,三來網站較能夠增加被動搜尋而來的新客戶 (延伸閱讀:為什麼個人品牌需要個人官網?用WordPress打造個人網站過程大公開!)
  • 社群內容定位的改變:因先前有網路寫文章跟經營社群的關係,IG貼文方向從隨意發文到歸類出與工作內容相關的【履歷】、【行銷】、【講座花絮照】以清楚定位自己在做的事情。

自雇者前半年最大的困難

於是乎這個模式就這樣進行下去,起初還算順利,再次有「要不要回公司體系上班」的想法落在半年後,原因如下:

淡旺季差異大

這裡第一次公布2020-2021年初當自雇者的前半年的收入XD,由於工作中其中一部份(講座邀約、履歷面試諮詢)有淡旺季,前半年多的時候近10萬/月,淡季則直接砍半4-5萬/月。可能會有人說後者也還行,但如同之前在IG限動分享過在台北高物價加房租和基本生活品質平均花費一個月5-6萬跑不掉,沒有特別規劃的淡季很明顯是無法cover掉我一般生活。

案源的穩定性

在公司剛離職的前半年,由於很突然的轉換到自雇領域 (在職的時候沒有事先準備),傾向哪裡有邀約就接哪裡。舉例來說:有哪個單位邀約講座就去哪講、接案也普遍是小案、履歷諮詢會在社群上定期發布,不過難保一天到晚都有大量的人需要求職。尤其初期還不是那麼有知名度,講座邀約量忽多忽少,因此確實會有別人所說「收入難以預測的不穩定性」。於是我意識到「主動開源」的重要性(下一part會說明到這個)。

是否有穩固的商業模式

如同上述,除了開源以外,能不能有一個相對較穩固的商業模式也很重要,其中幾點包括:

  • 固定的案源 / 合作對象會從哪些地方出現
  • 是否能於前一年份(或最晚半年前)談定相關的案子,以確保下半年的固定收入來源
  • 工作模式中,除了主動收入外,是否有也有部分的(半)被動收入,以因應較淡季的月份

疫情時代,奠定自雇者的工作模式

正當我面臨上一part的困境時,碰上2021年中疫情大爆發,大家都開始非自願性的在家工作,而我原本要搬去的板橋區也瞬間成了疫區,於是我短暫的先回到台南 (老家) 避難。已經快十年不住在台南,原先擔心會適應不良,想不到一回來過得還真舒適(?) 

加上也因疫情的機會,讓我反思爸媽年紀已經大了,有沒有一個可能性是我能夠不受地域限制的工作,在台南享有舒適的生活品質並陪伴家人,同時我的工作又能同步進行且同樣享有北部收入,以及未來我結婚生子了,這樣彈性的工作/生活方式是否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小孩長大 (想的多遠)。於是我開始構思起我各項零散工作線的商業模式。

PS:改天有機會來寫文分享台北vs台南生活 (挖坑1,先註記起來,以免以後忘記。)

各項工作項目的建立

整合行銷方案

如果你的工作只很單一的綁在單項技能(例如:行銷只會寫文案、設計師只會素材設計、工程師只會架網站),不能說完全無法存活,但你接到的案子規模會有限,而且接案市場上才華洋溢、富有人脈的人很多,為什麼大家一定要選你?

所以不能再只是單點式的接案,需要是系統式的解決整套問題,因此從過往接「社群行銷」、「口碑行銷」、「內容行銷」的小案子,變成有「品牌定位」→「官方網站 / 電商網站規劃」→「行銷策略」的流程化方案,而流程上下游就需要找相關專業的人組隊打團體戰。

PS:以後有機會,針對該主題寫得更詳細(挖坑2,先註記起來,以免以後忘記。)

履歷面試產品線

除了原先較高價的一對一諮詢,也延伸出另一塊給較平價受眾的線上課程,讓整條產品線是更完整的。同時,求職技巧是方法論,不會因為年份變動而有過高的變動性,因此履歷面試是個適合錄製成課程,每一年旺季時推廣的項目,適合做為工作項目中的被動收入。 

PS:如何搭官網上架線上課程的教學,以後有機會撰寫 (挖坑3,先註記起來,以免以後忘記。)

而一對一諮詢的部分根據過往諮詢者痛點,做了一系列的改良,上架到官網,是Google搜尋上關鍵字「履歷諮詢」的第一筆,因此增加不少陌生客源,關於履歷面試產品線搭配官網更詳細內容請見過往文章→  (延伸閱讀:【2022 WordPress】用官網打造知識變現的七個實戰心得)

課程方案

於官網上架了兩堂自己的線上課,分別是IG初階經營線上課程履歷面試線上課程。外部邀約的部分,早期是什麼單位邀了什麼主題,就針對該主題備課,到後來逐漸熟悉市場熱門主題,我結合我的專業【行銷】、【求職】這兩塊,開發了10堂系列課程,並且將他們組成一日工作坊、數週帶狀課程等提案,寄送陌生開發信件給相關單位,原意只是開發課程業務量,卻也讓有了意外的收穫:下學期即將在兩所大學分別帶整學期的【自媒體與就業】、【電商】學程。

PS:以後有機會,針對該主題寫得更詳細,例如:如何我的第一場邀約講座、陌生開發到在大學帶學程的故事心得 (挖坑4,先註記起來,以免以後忘記。)

業配方案

除了早期的IG貼文方案後,也多了於他人產品banner推薦、開通廣告授權等不同方案。讓合作的可能性更多元。

PS:以後有機會,針對「業配方案」、「報價」等主題的分享再寫得更詳細(挖坑5,先註記起來,以免以後忘記。)

下一篇將更詳細分享在公司體系工作 vs 自雇工作者的差異,與成為自雇者的好處與風險(及可能的解套方式)

自雇者的下一步

以觀察生活圈的自雇者,有些人初期為厲害的接案工作者,後來則開了其接案領域相關的公司(例如:行銷接案→整合行銷公司),並且在開了公司後,依照運營方式擴充公司項目或轉型(例如:轉型研發公司自有系統);也有些人選擇創立自己的品牌,在許多Youtuber創作者圈,這個走向也不少。如果是我的話,我的下一步構想偏向後者,在幾年的行銷經歷幫其他人的品牌行銷過後,偶爾也會想著:如果我這些技能都會的話,是否將技能投注在自創的品牌更符合長遠效益,但至於是什麼產業跟產品,這就是我也還在摸索的部分,如果決定下來了,未來會有蠻長的道路要走,我也要好好加油!

凡事都是「萬事起頭難,頭過身就過」,看到這裡的你,如果心中還有什麼還沒勇氣嘗試的事,踏出那一步去試試看吧!

自雇者日記延伸閱讀整理

觀看自雇者全系列文章點這裡

Ina Wang
Ina Wang

目前身分包括:
➊ 企業內訓講師與顧問:行銷規劃與雇主品牌
➋ 大學與政府部門單位業師:行銷與求職領域
➌ 履歷面試諮詢師
➍ 自媒體、團購經營者

過往經歷包括電商、FMCG、人力銀行行銷
專業為品牌行銷與社群行銷
同時為職涯平台─職涯大小室創辦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