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招募人員的五步驟行銷漏斗─提升知名度、心佔率到履歷投遞數
若是在大型企業招募第一線戰場的工作者,相信大家在招募季都非常繁忙!雇主品牌 (招募) 官網、社群佈局、論壇與媒體曝光、KOL / 自媒體、線上線下招募活動…等,都需要提前計劃和執行。
這篇要講到的便是「五步驟行銷漏斗」分享在招募季中,企業如何將雇主品牌、職缺精準的推播給潛在人才,提升企業知名度、心佔率與最實際的履歷投遞數!
給招募人員的五步驟漏斗
使用招募行銷漏斗的前情提要
以下會用行銷漏斗改編的「招募行銷漏斗大表」及各別每一層的企業目標。
其中需要注意,不一定需要完整把每一個步驟都做過,本篇內容較完整的將多數玩法寫過,但大家可以視自身企業的現狀,決定要優化哪一個階段,或是只選擇某幾個階段即可,不用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例如:從「考慮企業」階段不一定必要經過「想要企業」階段才能進入「投遞企業」階段,只是有這麼走過會較穩固,所得到的人才也較精準)。
官網與社群是我工作的老本行,累積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甚至草創公司玩法的案例,其他的項目看似多且複雜,但我們都有一套能一力多用、達到複利效應的方式,後續會一一分享案例給大家。那我們下面就先每一層來一一說明!
先插播,以下是我推出的「16 篇給 HR 與雇主的雇主品牌與招募技巧電子報」,30 秒內填寫下方表單,即可免費開始訂閱!
漏斗第一層:陌生曝光
【目的】
透過線上、線下佈局,讓潛在人才初步知曉企業,通常這一步是所有步驟裡,最需要花費精力的,畢竟要讓人從要讓人從「不知道」到「知道」是最困難的!
【企業執行要點】
1.官網社群布局:
如同上述提到,官網跟社群建置是我們的本業,在建置品牌官網前,我們會了解產業求職者常搜尋的關鍵字,在官網中設計 SEO 策略、網站動線、內容建置策略。
但是在平常沒特別求職需求時,受眾是不會特別搜尋或定時關注某個網頁的,不過多數人一定每天都會打開 FB/IG,所以社群便是讓受眾在導流追蹤後,能日常經營的品牌。
亦即官網是「求職者主動搜尋相關關鍵字觸及」、「社群是打造求職受眾日常能感受到的品牌感」,所以我會說,長期佈局之下兩項都很重要,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未來也會針對「官網」跟「社群」分享我們做過的相關案例。
其中職缺頁面的部份,無論從哪一個管道導的曝光,最終都還是要導到這個頁面,如何寫出吸引人的 JD 詳見我之前寫過的這篇部落格:如何撰寫徵才文案:掌握八個原則,寫出履歷數翻倍的徵才文案範例。
2. 就業博覽會、校園徵才活動:泛指以曝光為主的活動,例如:每一年的大型徵才博覽會擺攤、百人以上演講廳的企業徵才說明會。除了出現在潛在人才 (求職者) 聚集的線下場合外,每一年企業也會創意大比拚,建置有助於打卡擴散的畫面與活動,包含但不限於體驗車、背板、定地定點主持人炒熱氣氛抽獎…等。
3. 媒體報導:在求職季之前,先釋出「某某工作平均年薪X百萬」這類的新聞稿 (或其他企業主打的價值),在預熱階段先引發人才好奇,進而在求職季把人導到徵才博覽會或其他活動深度接觸。
4. 論壇佈局:我們先前有一項調查,顯示多數人會採信論壇上的雇主品牌評價,畢竟這邊是求職者試圖找真實工作評價的一大管道。
我的客戶中,積極布局雇主品牌的上市櫃公司,亦有定期監測論壇輿情,了解求職市場風向,優化自身招募流程。
也許多企業是綁訂某些計畫,讓員工或實習生有意願在自身 LinkedIn 、論壇、企業官網撰寫任職心得,若企業本身知名度較小,也可以大方向關鍵字做佈局 (例如:科技業XX職缺),這些都是能對外被潛在求職者關注到的管道。
5. KOL / 自媒體:企業預算多,可以找符合品牌調性 (潛在人才喜愛) 的大型 KOL,建議是找 YouTuber,畢竟這個階段最主要的目的是達到曝光。
但大 KOL,畢竟很少是以職涯為主題,跟受眾的連結度也沒沒那麼強,轉單效果有限,因此追求轉單效果的自媒體操作,會在下面階段講到。
漏斗第二層:追蹤
【目的】
避免大量曝光後,求職者看過就走了,仍無法掌握主動聯繫到潛在人才的資訊,會非常可惜!
【企業執行要點】
在上一層的曝光,適合的管道 (例如:官網、社群、對外徵才會) 請有興趣的求職者留下email,會寄送徵才資訊或活動限定的「乾貨資訊」給他們 (反正就是要設計一些大家會想留下資訊的誘因)。
並且同步引導消費者加入官方雇主品牌社群,不然現代人真的很健忘,參加完一場活動後,隔天或沒多就會徹底忘了。
漏斗第三層:考慮企業
【目的】
潛在人才將企業納入投遞履歷的考慮清單。我們可以思考什麼樣的內容會促使求職者有初步的投遞興趣?通常一點是「符合找工作的初步條件」,多數求職者找工作都是廣投,基本盤有符合就會有意願投一下。
另一點是「在求職季的過程提供有用的資訊」,若求職者感受到企業是站在與自己同一陣線,提供求職過程中有用的乾貨 (例如:XX 產業 HR 親自撰寫的履歷要點),會對企業有較高的好感度與印象。
【企業執行要點】
1. 有用的社群乾貨:如同上面提到的,求職者在求職季收到有用的求職乾貨會增加對企業的好感度,同時乾貨的傳散率在社群也高,操作的好能一夜之間湧入幾千名精準受眾領取,所以通常會把明確的職缺介紹跟投遞 CTA 趁這個機會跟乾貨綁在一起送出去。
這個操作特別在年輕族群的求職季有非常好的轉換成效,過往我們的雇主品牌企業內訓也有教如何操作這樣的乾貨 (有興趣請參考 Ina 的雇主品牌IG內訓、英業達雇主品牌IG經營 案例)
備註:乾貨的意思是「有用的知識,但集結成重點懶人包」,由於這個詞僅廣泛應用在行銷從業或較網路世代的族群,這邊科普一下!
2. 職涯/相關領域KOC:前面講到在曝光的時候,請大型的 KOL,這邊要開始考量的轉換率,建議可以選定幾位與企業定位相近的「職涯自媒體」。
一來是職涯自媒體受眾本身即為對「職涯/轉職/找工作」有興趣的受眾,有比大型 KOL 更高的忠誠度與未來轉換效益,二來 KOC 較大型 KOL 報價優惠。
例如:我自己的 IG 帳號與我們平台職涯大小室的帳號都有做過企業的雇主品牌合作 (延伸閱讀:AmazingTalker MA職缺宣傳、DR.WU雇主品牌行銷…等,今年亦有品牌新增),最新的 Podcast 「20、30世代職涯大小室」也歡迎適合的企業來洽談。
不過這邊我也想補充「品牌」的概念,這些佈局不一定能馬上有實質轉換,畢竟找正職工作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自己的屁股正坐在某個工作,並無法馬上跳去下一份工作。
但如同我們在做商品行銷時,請 KOL / KOC 即是一種長期品牌的曝光,未來消費者要購物時會想起這項商品,對於雇主品牌的印象也是,藉由形象相符的 KOL/ KOC 得到的「信任資產」是非常寶貴的,也是品牌/企業自身行銷管道不一定能做到的。
3. 數位資產的建置是否完善:這個階段,經過前面的「曝光」,求職者已知曉企業,他在考慮是否投遞企業時,會 Google 或其他管道搜尋企業,因此企業的官網、社群、數位資產是否建置完善,讓求職者在搜尋時能更了解「企業定位」、「職缺」、「公司經營概況」、「團隊文化」非常重要!
漏斗第四層:想進企業
【目的】
除非是該產業的領頭羊 (例如:台積電、P&G) 這種大家都有聽過的企業,有光環加持,自然能成為求職者的 Dream Job。
不然多數的狀況下,企業還是需要長期、在各管道提供大量與求職者的互動,潛在人才才會感受到企業的理念。
當「企業價值」與該求職者追求的「工作價值觀」相符時,便有機會成為該求職者的 Dream Job。
【企業執行要點】
1. 互動遊戲:於校園徵才或公開活動 (大禮堂講座),用 Kahoot 設計與雇主品牌相關的問題,讓觀眾搶答,並且前幾名享有獎項。設計的題型皆與雇主品牌想宣傳的福利、理念、徵才資訊有關,能寓教於樂,讓潛在求職者更了解企業。
2. 履歷健診、職缺諮詢、主管諮詢:於實體校園活動或社群抽獎,開放求職者與內部 HR、主管的履歷健檢/職涯諮詢機會,人跟人之間很講求互動溫度,若於互動過程感受到主管的領導風格與人格特質,符合自身對工作的期望,也會大幅增加履歷投遞意願。
3. 深度工作坊/講座:除了單向的徵才說明會,若有深度工作坊/講座,請多位公司部門主管與員工,分享自身工作經驗及安排與報名者的圓桌交流,更能打破企業與求職者間的資訊不透明,親身的互動增加履歷投遞意願!
其中,除了實體的徵才說明會或企業交流會,我也非常推薦舉辦線上版本,能不受地點限制,觸及到更多的潛在人才,並且後續錄製的版本還能透過剪輯二次於社群、YouTube、官網行銷,還能作為廣告素材。
現在 Zoom 的功能非常齊全,能做到各部門深度交流的系統建置,並且時間人力成本,比線下活動來的更有效率,我後續也會分享更詳細的相關案例。
漏斗第五層:投遞企業
【目的】
是否有清晰的投遞流程,解除潛在人才疑慮。
【企業執行要點】
基本上符合上面四層漏斗,合理來說應該就會讓求職者想投遞企業,但亦有部份的人才會流失在最後一步!
若企業的面試流程不過明確,求職者無法清晰了解報名後會有什麼樣的關卡、大概多久時間能確定是否有Offer / Thank you letter,可能會讓求職者卻步,一開始就不打算花費時間投遞了。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則是,有些企業很完美、符合多數求職者心中的 Dream Job 定義,但最後求職者不打算投遞的原因是「該職缺錄取率低,感覺只錄取特定背景,因此不打算投遞」,就算真實狀況確實是如此,也要盡可能弭平求職者疑慮,才能保有較高的履歷投遞數 KPI 。
後續在雇主品牌電子報,我們將會運用這篇講到的「行銷漏斗邏輯」與「求職者心態」,實際跟大家分享案例:
- 尚未有太多公司徵才,單一職缺超過 80 +份履歷投遞
- 每個企業都該有的線上徵才說明會!(能一力多用)
- 舉辦企業知名度與履歷數雙收的雇主品牌活動
更多雇主品牌文章
附上我過往撰寫的雇主品牌系列文章與相關內訓記錄 (持續新增)
- 什麼是雇主品牌?建立成功雇主品牌的 21 個步驟
- 如何撰寫徵才文案:掌握八個原則,寫出履歷數翻倍的徵才文案範例
- 給招募人員的五步驟行銷漏斗─提升知名度、心佔率到履歷投遞數
- 校園徵才活動怎麼設計?線上徵才說明會三大好處!
- 【企業內訓課綱介紹】雇主品牌網路行銷
- 【企業內訓課綱介紹】招募流程優化
- 【英業達企業內訓】雇主品牌 IG 社群經營課
- 【英業達企業內訓】雇主品牌問卷設計與徵才策略
- 【傑報 企業內訓】人力派遣與獵才的招募網路行銷課
如果對雇主品牌與招募優化主題有興趣,我有一份免費電子報 收錄完整 16 篇主題 (主題如下方)!歡迎人資與雇主訂閱與交流!文末也附上我的雇主品牌企業內訓課程與相關服務。
我的相關平台與服務
我本身的其中一個身分為「雇主品牌企業內訓講師」,目前的合作客戶有上市上櫃大型企業,也曾協助中小企業優化招募成效,使市場上還尚未有大量知名度的草創公司,在短期內職缺接收到 83 份履歷投遞數,100% 的到職率 (三位拿到 offer 的人選皆到職)。我的定位在於我有許多第一線接觸求職者的相關經驗,更了解 Y/Z 世代求職的真實情況與痛點,包含:
- 社群受眾:我們的職涯大小室平台 @careerchat_tw + 我自己的 IG 帳號 @inawang_lifestyle,加起來擁有兩萬多位高濃度職涯領域讀者,年齡層為 25- 35 歲之間。
- 上進青年與青壯年名單 (?):過往的職涯付費課程累積 4000+ 筆受眾信箱名單 (雖然幾千筆名單看似不多,但大家知道的,付名單通常能理解成比較上進跟對待職涯認真的人,個人認為會比擁有數十萬筆免費名單來得有用 XD)。
- 青年求職講師:從 2018 年開始於各大專院校、政府、青年局講求職/行銷領域課程,近兩年於兩間科大擔任就業學程業師。
課程邀約
- Ina Wang 的個人企業內訓─雇主品牌與網路行銷:邀約點這裡 (若需要其他客製化課程與顧問,也歡迎來信討論!)
- 政府/大專院校課程─職涯大小室講師團隊 (職涯/行銷/簡報/溝通):邀約點這裡
- 過往雇主品牌企業內訓參考:英業達雇主品牌IG經營、英業達雇主品牌問卷設計與徵才策略、傑報人資集團網路行銷招募課 (其他待新增)
我們的社群平台
- IG 社群平台:職涯大小室、Ina Wang 個人帳號
- Podcast:20、30世代職涯大小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