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如何撰寫徵才文案:掌握八個原則,寫出履歷數翻倍的徵才文案範例

這篇我們將提到「徵才文撰寫的八個原則」並附上「徵才文案範例」,看到這篇的人資 (HR) 雇主,可以先把這八個原則當成 checking list,檢視自身公司目前的徵才文案喔!

如果是求職者,也能當成解構職缺,了解自身履歷自傳如何撰寫、如何在面試更精準的表達人格特質。

本篇會示範其中一個協助客戶優化的「徵才文案範例」,若許多人對徵才文案有興趣,後續可能會更新其他職缺版本的徵才文案範例在我推出的「16 篇給 HR 與雇主的雇主品牌與招募技巧電子報」,30 秒內填寫下方表單,即可免費開始訂閱!

訂閱雇主品牌電子報

歡迎領取 16 篇給 HR 與雇主的雇主品牌與招募技巧電子報,填寫訂閱,會馬上收到電子報第一封信件,請直接至信箱進行確認 (若沒有收到可至垃圾信件夾與促銷信件夾檢查),後續將一周寄送一篇。

如有問題歡迎連結我們的 IG 粉專:@careerchat_tw

    We respect your privacy.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為什麼徵才文案很重要?

    經營雇主品牌透過許多方式讓潛在人才注意到公司與徵才職缺,但如果在招募頁面,描述看起來非常不吸引人,就功虧一簣了!

    不夠完整的徵才招募頁面,如果發生在大公司,基於品牌知名度,大家還是會投遞,但可能一邊疑惑著:「撰寫這個 JD 的人好像不是太用心在推廣職缺。」

    Dcard 就有不少把知名公司徵才文或 HR 回信拿出來公審的人,對品牌的重創程度也不小。

    小公司更不用說,好不容易聚集的人潮,直接在徵才招募頁面原地解散,這樣非常可惜!畢竟對小公司來說,每一個導流導單都非常珍貴,每一分人力跟預算都該達到更有效的效益。

    如何撰寫出吸引人的徵才文案範例

    那麼一個吸引人的徵才文該怎麼寫呢?下面分享我自己招募人才或是協助客戶徵才招募時的八個項目原則,並且直接帶案例說明。

    雇主品牌職缺01
    雇主品牌職缺02
    雇主品牌職缺03

    重點一:徵才職位同義詞

    每個職位都有不同的同義詞,可以將求職者常搜尋的詞彙加入徵才職位標題,能增加搜尋量。

    例如:上面案例中提到的「門市人員」也有別名「店員」、「銷售人員」…等等。有些公司有儲備幹部職缺,「MA」、「MT」、「儲備幹部」這些也都是同義詞。

    除了職缺命名外,若在 YT 或官網上架相關職缺相關內容、員工訪談文/影片,也適用同個邏輯。

    反之,如果你是求職者,在徵才平台 (人力銀行、LinkedIn) 想增加被人資、獵頭搜尋到的機率,則可在自身履歷的期望職缺加入這些關鍵字別名。

    重點二:徵才職務定位

    這欄的重點可說明該職缺最主要的 KPI,或是公司開此職缺希望員工擔任公司的何種角色定位。相同的職缺在不同的公司,甚至相同公司不同時期所開出的相同職缺,都有不同的條件需求與定位。

    求職者不會通靈,儘管詳細了解徵才文 JD,也無法了解這份工作實際的全貌,甚至面試流程都結束了,也不見得了解這個職缺的最主要的 KPI 、任務為何。

    所以常有那種故事是員工應徵內勤工作,入職才發現:「原來這份工作是要背業績的?!」而公司心想:「什麼?求職者居然沒有這個認知嗎?」產生雙方皆有期待錯誤的狀況,最後高機率員工也留不久。

    (同理,我的 36 堂履歷面試線上課 也跟求職者說明,面試最後環節的面試提問,能與面試官確認職務 KPI,更能理解公司本次徵才的重心與評估工作性質是否適合自己。)

    因此一開始在徵才文就寫明,更能篩選適合的人選面談!但此項目若為例行性工作,一般人很好理解,則不一定需要寫,若為專案式工作則強烈建議撰寫!

    重點三:職缺優勢

    我們在幫品牌客戶做行銷時,也都會在前期的品牌定位,做過競業調查,並且引導品牌列出「我們品牌相較其他品牌的三個獨特點」,作為推廣給消費者的行銷切角。

    公司之於求職者,也是一樣的概念。

    多數公司的職位,在市場上也幾乎是隨處可見,那麼求職者為什麼會投 A 公司,而不是 B 公司,肯定是認為 A 公司的企業價值更符合他現在最注重的工作價值觀。因此,這個項目底下也能列出公司比起其他同業同職位的三個優勢。

    以上面幫客戶優化的「門市人員」徵才文案範例為例,提到該門市的評分很高,多數客人素質高,潛台詞是告訴求職者,該職位不像評價較低的門市,處在隨時要處理前人留下來的客訴,而是能在良好的環境中,培養顧客接待與門市管理技能。

    這是很多服務業所在意的 (畢竟一入職就處理烏煙瘴氣的事,儘管再認真於職涯的求職者都多少有些疑慮)

    另外的多元教育訓練,則是吸引一些把「學習資源」這個工作價值觀,排在前幾名的人,也有助於公司收取較樂於學習新事物的員工。

    重點四:詳細的工作內容說明

    多數求職者在求職時對工作資訊最大的痛點來自於,知道徵才文( JD) 寫的大致內容,但仍無法評估工作是否如同自己的想像。

    例如:我印象很深刻,幾年前曾有位諮詢者找我諮詢轉職,他在前一份工作只待了一個月!

    原因是當初他應徵的是「數據分析」相關的工作,原先對該工作的想像是能夠分析全台通路大量的數據,找出 insight、提出改善方案,但後來發現因公司的數據部門並沒有其他通路的權限。

    所以事實上,他的工作有 90% 以上的時間是跟各通路窗口尋求數據提供,做數據搬運入庫的工作,只有極少數的 10% 是進行簡易的分析,他認為工作內容比重跟原先想像差距過大,因而即時離職止損。

    若工作職務加上 % 數,能以量化的方式讓求職者更了解工作全貌。例如上述徵才文案範例中,80% 的門市例行性工作簡列了四點,門市運營的部分則佔了 20%,讓求職者了解有兩成的工作式能學到較為營運面的資訊,也能幫助未來的職涯發展。

    備註:百分比的概念是從「不只是人資」這位專家的觀點中得來的,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有價值與值得學習的技巧。我在整合這個想法後,將它應用到我的平台和客戶的職缺描述中。

    重點五:技能與需求條件

    通常一般的徵才文 (JD) 都會寫到的:工具/證照與該技能熟悉程度、加分的過往相關背景經驗。

    這也是我在 36 堂履歷面試線上課 請讀者撰寫履歷表前須做的前置作業,了解徵才職務說明與重點條件要求,才能對應自身經驗,找尋相關性的亮點。

    重點六:企業/團隊文化

    企業文化的描述能讓求職者了解職場氛圍,有些人喜歡大公司穩定與完善的制度;有些人則喜歡彈性快速、每天面對不同挑戰。

    上述案例中,客戶的企業主打的是組織扁平,能直接與老闆進行第一線的反饋,並能馬上獲得回應,且有完善培訓機制,不怕有些公司因人手不足、大家自顧不暇,入職時像無頭蒼蠅一樣,又忙又不知道方向 (這點能大幅減低求職者對工作的不確定性跟不安感,會是很大的優勢之一!)

    重點七:人格特質

    過去很多求職者跟我說,「人格特質」這件事真的重要嗎?事實上以企業角度是重要的,員工人格特質偏好是該公司企業文化的延伸。

    許多求職者困惑的是徵才 JD 寫了非常多正面的特質,但除非是對外非常知名、有許多公開資料、員工現身說法能參考的公司,否則多數人無法想像這些看似較虛的特質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這個項目除了純粹描述特質之外,或許也能加入一些具體描述,例如:熱情的服務為多熱情?是要與客人點頭問好即可,還是一定要一直守候在旁,給予客製化的購買建議。

    有企業則是直接附上員工訪談或員工工作的記錄影片,更能具體的去呈現要的「特質」是什麼,不然特質的東西對多數人較難以想像,每個人都能有各自的解讀。

    重點八:公司福利

    每間公司都有許多像公司福利,也能在雇主品牌自媒體或雇主品牌的問卷調查中,了解潛在人才受眾對哪些福利最有感 (可選三項) ,統計最高票的三項,亦能做為未來在宣傳上的主打!(延伸閱讀:我過去的客戶內訓:​英業達雇主品牌問卷設計與徵才策略​)

    總結:徵才文案的撰寫重點

    • 重點一:徵才職位同義詞
    • 重點二:徵才職務定位
    • 重點三:職缺優勢
    • 重點四:詳細的工作內容說明
    • 重點五:技能與需求條件
    • 重點六:企業/團隊文化
    • 重點七:人格特質
    • 重點八:公司福利

    更多雇主品牌文章

    附上我過往撰寫的雇主品牌系列文章與相關內訓記錄 (持續新增)

    如果對雇主品牌與招募優化主題有興趣,我有一份免費電子報  收錄完整 16 篇主題 (主題如下方)!歡迎人資與雇主訂閱與交流!文末也附上我的雇主品牌企業內訓課程與相關服務。

    我的相關平台與服務

    我本身的其中一個身分為「雇主品牌企業內訓講師」,目前的合作客戶有上市上櫃大型企業,也曾協助中小企業優化招募成效,使市場上還尚未有大量知名度的草創公司,在短期內職缺接收到 83 份履歷投遞數,100% 的到職率 (三位拿到 offer 的人選皆到職)。我的定位在於我有許多第一線接觸求職者的相關經驗,更了解 Y/Z 世代求職的真實情況與痛點,包含:

    • 社群受眾:我們的職涯大小室平台 @careerchat_tw + 我自己的 IG 帳號 @inawang_lifestyle,加起來擁有兩萬多位高濃度職涯領域讀者,年齡層為 25- 35 歲之間。
    • 上進青年與青壯年名單 (?):過往的職涯付費課程累積 4000+ 筆受眾信箱名單 (雖然幾千筆名單看似不多,但大家知道的,付名單通常能理解成比較上進跟對待職涯認真的人,個人認為會比擁有數十萬筆免費名單來得有用 XD)。
    • 青年求職講師:從 2018 年開始於各大專院校、政府、青年局講求職/行銷領域課程,近兩年於兩間科大擔任就業學程業師。

    課程邀約

    我們的社群平台

    Ina Wang
    Ina Wang

    目前身分包括:
    ➊ 企業內訓講師與顧問:行銷規劃與雇主品牌
    ➋ 大學與政府部門單位業師:行銷與求職領域
    ➌ 履歷面試諮詢師
    ➍ 自媒體、團購經營者

    過往經歷包括電商、FMCG、人力銀行行銷
    專業為品牌行銷與社群行銷
    同時為職涯平台─職涯大小室創辦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