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 註冊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上班族斜槓的六年經歷,沒有資源人脈怎麼開始?

這篇文章是我即將推出的 「25 堂接案、自媒體與講師收入攻略課,每月加薪 5-10 萬,打造多元收入職涯」的第一單元,如果看完這篇文章對課程有興趣的人,也歡迎到時候購買,購買的方式目前有兩個:

  • 第一批不公開首購:10/21 會在我的 LINE 群提供最優惠的限量價格,如果想要首批購買可加入我的 LINE 群 (入群密碼:有錢人的品種貓)
  • 後續購買:我們的官方 IG 粉專職涯大小室會持續有課程消息。

上班族斜槓的迷思

斜槓迷思一:經營社群才能變現

由於現在社群跟自媒體很盛行,許多人認有「斜槓=自媒體」的直覺想法,通常又分成兩種:

  1. 自媒體有流量,能做業配團購,或是常見的賣課知識變現路線。
  2. 有產品或店面 (例如:電商、餐飲、健身房…等等),透過社群曝光並吸引人流。
歷程02

上方心智圖可見,自媒體變現只是其中一條路徑 (我自製心智圖的桃紅色圈圈處),並且一開始是歸類在「不可控收入」,建議當成「業外多的零用錢」,先邊走邊經營。

因這條路徑一開始是不可控的,許多人會認為這條道路很長、變現速度慢,光想就懶了 (?) 自然覺得「斜槓很難」、「不知道如何開始」,儘管做了也好難變現,最終放棄。

斜槓迷思二:接案沒有發展性

歷程03

接案是上班族最快變現的方式,邏輯上正職的工作能變現,就代表市場上有資方需求,也有外包或兼職需求。市面上有許多課程專門教學接案入門 (內容歸類在我自製心智圖的黃色圈圈處)。

例如:行銷、設計、網站架設、攝影…等都能外包,行政工作也需要外包,做電商有幾千件產品要上架、包貨出貨都需要人力,廣義來說,即使簡單的技能都能外包。

接案不難,我很常舉例我有一位學生在就讀世新大學傳播相關科系時,本身接案的月收入就超過十萬,多過於一般的上班族。

因此,許多人 (特別是以接案為出發的自雇者) 會想:「接案的職涯發展是什麼?會不會沒有發展性?」若只侷限在單一項目確實會,想長期發展建議:

  1. 水平發展:如同這整張心智圖大表,把單一專業發展成多種路徑。
  2. 垂直發展:與產業垂直專業的人合作組隊 (例如:行銷結合網站、設計…等),提升報價與客戶依賴性。

斜槓的總結

從這張圖能看到,無論哪一條路徑,核心都是從一項「專業」延伸,找到你專精的領域,或將興趣轉變為專業,這才是開始的關鍵。

斜槓變現的三條路徑與底層邏輯

歷程01

這整張心智圖將是本系列課程的學習地圖,會將三條路徑走過,並且實例解釋三者如何相輔相成。首先假設你有一項專業是行銷 (實際上套用任何專業都可以),我們將收入分成兩類:「主動可控」「一開始不可控」

(一)主動可控

歷程04

我們先看主動可控 (上圖紅色框框處)。正職工作是最可控的工作,因此我非常不推薦任何人在尚未有底蘊與經驗累積前就離職做自由工作者。

一開始先斜槓,斜槓已超過本薪並且能維持半年到一年以上能考慮離職轉全職做。

若斜槓的目的是增加收入,建議從「最可控」的接案開始,接案能簽固定的方案與長約,確保長期收入。假設專業是「行銷」,一開始只聚焦在社群接案、SEO 接案…等,長遠來說能垂直整合,結合網站架設、平面與產品設計,與其他專業者一起組隊、提升報價。

(二)一開始不可控

一開始不可控的路徑分成兩條,分成 to C (C = consumer = 一般消費者)、to B (B = business = 企業/機構/公家單位)。通常 to B 比較好控,因此先從 to B 的「講課」開始。

斜槓路線:講課

歷程05

To B 的部分,先看上方紅色框框處。初期最容易接觸的是「政府/大專院校場」,這類單位每年需辦理課程,主題廣泛,且預算需要核銷 (白話文:對講師並不太挑,符合主題專業且不太雷就行了)

時薪多數固定 2,000 元/小時,依不同政府計畫而定,有些 1,000-1,600  元/小時也有,新手可累積經驗,但長期發展不建議。

累積一些講課經驗後,若專業有企業內訓市場需求,也能轉往企業內訓市場。並非有「專業」的人就適合授課,課綱設計、授課流程與不同受眾的授課技巧都是需要磨練的,2,000 元的場是磨練 + 累積經驗的機會。

企業內訓需求較窄,不是所有專業都適合進入,後續單元會詳細講到。

這條路徑總歸來說,一開始都是不可控的,沒人能保證哪個單位一年會包幾個小時的課給你,但回歸上述提到,若你長期能讓單位承包一年的課量給你,這條路徑就變成可控的。

斜槓路線:自媒體

歷程06

To C 的部分,看上方紅色框框處。流量可變現,分成【業配/團購】和【知識變現】,假設專業是「行銷」,能延伸出「整合行銷諮詢」、「廣告線上講座/課程」、「自媒體經營筆記/模板」、「行銷知識電子報訂閱制」…等等。

無論哪一個路徑,初期都不可控,無法保證有多少業配 (除非簽經紀約)、沒實測下也沒人能保證,多少追蹤人數的自媒體有多少知識變線轉單。

但長期下來,有漏斗建立與數據記錄,能知道【曝光給多少人→多少點擊→點擊者停留時間→多少人買單】、【哪些文案/圖片在哪些環節轉換較高】,就變成長期可控,在事前能算得出銷量。

自媒體在我的商模定位中,是拿來輔助案源的,例如:累積聲量與信任感,增加接案與授課場次。

我的真實案例:六年歷程與商業模式

在進入 2018 – 2024 六年的商模拆解前,先提要 2018 年以前的背景:我過去正職是行銷工作者,從社群行銷到品牌行銷。

更久之前的研究所時期,曾在草創的接案型公司兼職,了解 saleskit → 業務開發 → 接案的流程,學生時期就開始接案,偶爾接案與兼職的月收超過五萬 (沒很多,但比初階上班族多)。以人生的長度來說,接案的時間算蠻長的。

接下來邏輯我會我會依照不同時期,說明我的專業和變現方式,並如何運用自媒體放大效果。

2018 – 2019 上班族斜槓時期

歷程08

可以搭配上面的手寫字路徑圖一起看會更清楚喔!

  • 時空背景:做著行銷正職工作,純粹想分享跟更多人交流,在網路上開始寫文章,當時沒什麼高大上的知識,純粹分享求職找工作時期的「外商履歷面試經歷」
  • 經營平台:選定的部落格平台是 Medium (知識型部落格) 與 IG (社群),好笑的是選 IG 的原因純粹是我的同溫層都在 FB,想到人煙較稀少的地方經營自己,想不到就到現在…
  • 專業項目:「IG 經營」與「履歷面試技巧」
  • To B變現模式:因為在部落格撰寫「履歷面試技巧」和「IG 經營技巧」,分別被有需求的單位搜尋到,進而開始講課。我會非常建議大家要從網路上開發 to B 的路徑,千萬不要只經營「社群」,無論是接案資方或是授課單位,許多人是不特別使用社群的「中年人」,經營社群不會被看到,但是經營部落格會被有需求的人用「關鍵字」搜尋到。
  • To C 變現模式:當時因為寫履歷面試主題的人很少 (後來很氾濫了)部分讀者問起付費的履歷面試諮詢所以開啟了諮詢項目,第一個月就有 28 單IG 自媒體則是從 700 人開始收到業配邀約,後續開始有不少業配,雖然沒多少錢但也是個不錯的零用錢收入,有 IG 也有部落格可以報兩個版位的業配費,零用錢會稍微多一點。

後來在「IG 經營」與「履歷面試」這兩口飯也吃到現在 (繼續往後看),回過頭看,我認為想做什麼事就當下做,現在不做的事情,以後機會成本只會越來越高,就不會做了。

別想太多或怕損失,每件事情都會有累積,不一定是金錢,但一定有經驗。講老實話,年輕的時間成本是相對低的 (比起年收 300 萬以上的經理,他確實需要好好思考時間是否符合效益)。

2020 – 2021 自由工作者時期

歷程09

此階段除了延續前一階段的變現項目,也新增或延伸了更多項目。

  • 時空背景:原先上班族+斜槓,後期已月收入超過 10 萬,本來離職是想轉職到新創公司 (故事不多說,有興趣可聽這集 Podcast),待業期間先做著原先上班族的斜槓,發現好像每一條線都能走的更深,後來有課程單位邀約製課,從製做到銷售完畢過了半年,加上後續疫情,更適合我原先「遠端/網路工作」的專業,就一直做下去。
  • 專業項目:延續先前的「行銷專業」與「履歷面試技巧」,走深延伸更多項目 (見 to B 變現模式)
  • 經營平台:IG 與自有官網,此階段因商業模式已開始多元與複雜,無法期待別人從部落格跟社群一篇篇了解你在做什麼,需有一個整合性的空間,直接呈現給別人看,因此建立官網。透過持續產出文章與官網 SEO,開始有越來越多單位從官網找來。
  • To B 變現模式 (接案):把過往的「行銷」,多整合了「官網與電商檔期規劃」,因而提高報價、拉長合約走期。
  • To B 變現模式 (課程)把「履歷面試」延伸出「職涯探索、職涯規劃、履歷、面試」、行銷部分延伸出「社群入門、IG經營、自媒體變現、電商、文案」等系列課程,在此時期開始與某些單位長期與年度授課,正式把不可控變成可控。
  • To C 變現模式:因官網可綁定金流與放置課程,於官網陸續開設職涯與行銷相關課程 (直播講座與預錄線上課程皆有),走 to C 的人務必要建立官網呀!

這個時期走過坑、踩過雷、流過淚 (?) 但如同前面說到的,好的壞的都是累積,對我來說沒有實質意義上的「失敗」,只是知道某些路「不能成功」而已,我獲得的經驗是金錢買不到的,我很感謝持續行動的自己。

2022-2024 成立公司時期

歷程10
  • 時空背景:用兩年的時間建立了多項商業模式、客戶長期合作,確定自己幾年內不會回公司當上班族後,成立的公司。
  • 專業項目:雇主品牌與團購
  • 經營平台:除了 IG 與官網,也因社群演算法越來越不可控,開始經營私域流量 (LINE團購群與電子報)
  • To C 變現模式:因為喜歡買東西 + 想練習 to C 銷售,開始開團購。
  • To B 變現模式:開始走向企業內訓,由於此領域已有許多前輩,我選擇的利基領域是「行銷」+「人資」+「網路」的雇主品牌網路行銷。另外,因為團購興趣 + 持續產出團購知識 (for 品牌廠商),開始與品牌商有長期經銷商/團購自媒體培訓。
  • 被動收入:此階段因前期累積信任我的課程單位與廠商,開始變成平台,媒合講師與接案者,並從中向講師與接案者抽成,成為被動收入。

其他免費斜槓與自雇者資源

30 秒內填寫下方表單,即可免費開始訂閱!

訂閱電子報

社會觀察、生活體悟

自雇者賺錢、行銷技巧

    填寫訂閱,會馬上收到電子報第一封信件,請直接至信箱進行確認 (若沒有收到可至垃圾信件夾與促銷信件夾檢查),後續將一周寄送一篇。

    We respect your privacy.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Ina Wang
    Ina Wang

    目前身分包括:
    ➊ 企業內訓講師與顧問:行銷規劃與雇主品牌
    ➋ 大學與政府部門單位業師:行銷與求職領域
    ➌ 履歷面試諮詢師
    ➍ 自媒體、團購經營者

    過往經歷包括電商、FMCG、人力銀行行銷
    專業為品牌行銷與社群行銷
    同時為職涯平台─職涯大小室創辦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